北京华侨城总投资(华侨城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_理财保险_智行理财网

北京华侨城总投资(华侨城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jodie 0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本系列只是回忆,钩沉北京20多年来的楼市片段。随笔而已,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肯定有记忆出错的地方,欢迎批评,反正我也不改,凑合看个乐呵儿吧。



碰上位执着的,非得让我说说欢乐谷,我根本就没去过,说什么啊?总不能瞎编吧,也编不圆啊。

其实也不是没去过,而是没玩儿过。当年施工的时候去看过几次,开幕式也去过,但人太多,就懒得进去了。我只在小时候去过几次龙潭湖游乐园,还都是上小学的时候,后来石景山的都没去过。再其他的游乐园都顶多是看看得了,胆儿小不敢坐。

去年环球影城开业,孩子想去,我想了半天也没去,让他和同学自己去了,这岁数再让家长跟着就别扭了。其实我还真想去来着,感觉如果不疯狂一把或许就真的老了。

说到环球影城,其实从欢乐谷一到北京就跟着产生了纠结,到现在整整20年了。深圳欢乐谷是1998年开业的,我也去逛过一次,还琢磨北京怎么没有这么大型的来着。之后就到了2001年,应该是奥运申办成功之后,突然听说市里有新规划了,要求在2008年之前建成一处大型的主体游乐园,再之后就听到了欢乐谷的消息。

但好像是刚传出消息不久,“环球片场”宣布也要落户北京。环球片场是当年的名字,英文直译,当时还叫过环球国际乐园什么的,其实就是现在的环球影城。那会儿我不知道这环球片场是干嘛的,听着跟个拍电影或出租DCD录像带的似的。同事中懂行的说是仅次于迪士尼的主题乐园,规模实力远远超过欢乐谷。

华侨城肯定更知道这利害关系了呗,于是很快就传出欢乐谷项目暂缓推进的消息。因为当时的北京真的还不算多牛,消费力不足,承受不了两个大型主体乐园。但大概到了第二年吧,也就是2002年,听到了华侨城和南磨房签约的消息,欢乐谷还是确定投资了。

但据说是华侨城承担了巨大的压力,毕竟当时的环球片场是国际型巨头,跟国内合作的又是资本雄厚的首旅集团,而且传说还有李嘉诚参与,那从商业竞争来讲就太有难度了。后来听华侨城的人说,他们其实早就把方案做好了,但是环球片场的消息一来,弄得全都乱了方寸,最后只能是调整规划,做出破釜沉舟跟国际企业竞争的决心,方案也都修改了。怎么改的我不知道,只是当时听说的。



之后就是各种建设呗,期间我来过几次,都是为了拍照片。因为当时华侨城跟成都也签了约,同样的打造欢乐谷。成都的让我给拍几张北京的照片做参考,其实有什么可参考的,无非是吹牛逼而已,显得多有内幕消息似的,其实谁到北京都能拍。

对了,到现在我也没想通一件事。听说过有个叫《西安虎家》的情景喜剧吗?应该也是英达导演,大胖子酒神李琦主演的。这片子就是华侨城投资的,当时的宣传是配合北京欢乐谷造势,我当时就没想明白,为北京造势干嘛拍西安啊?想不通,后来也没看过这片子,今天说到这儿才想起来。有了解这件事儿的吗?

从地段儿来说,欢乐谷建在四方桥确实挺合适的。要不然这地方弄不好到今天还荒凉着呢,肯定没今天繁华,地铁都不一定通过来。因为当时这里规划的是十大边缘住宅集团之一,也就是承接市区溢出人群的,所以才盖了如此规模的翠城。地铁最开始是真没这里的规划的,是居民们大力申请来的。

甭说欢乐谷开建之前了,就是之后的周边都那么回事儿。很长一段时间里,小武基的破路再加上城中村,那叫一个乱,反正我是不爱来。那会儿我投资了一个朋友的小厂子,就设在小武基,那我都一般不来。2005年把厂子卖掉的吧,这我才跟着来办的手续。

当然那会儿北京哪儿都是城中村,南磨房小武基的也不算特殊。周边到现在也没怎么着,朝阳区就没把东南沿线当成重点。

所以说,如果没有欢乐谷,那像翠城这样的经适房小区,就算是一期户型什么的都挺好,很有可能也要跑输大盘。这到现在跟上了,不能说都是欢乐谷的功劳,但对周边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



欢乐谷把翠城的房价给帮助了,自己的却那么回事儿。可以纵向比一下,同为四环外,华侨城的房价明显不如北部。可当年呢,至少是差不太多吧,毕竟这是概念,号称每年能纳税6000亿的大概念,不把房价给抬起来实在对不起跟风买房的。

开盘价就是6000多,虽然没有北部的豪宅高,但比朝青的华纺什么的是高多了,20%的差距。更是远高于国美第一城,这都不是一个档次的了。但今天再看看,反正是落后了。这就甭跟望京什么的比了,当年橄榄城跟华侨城几乎一个价,差不了几百块钱。现在呢,橄榄城已经是随便就11万+了。

但这也没办法,不能说当年的买房人没有眼力,而正是因为眼力好才相中了这里。那会儿的人都不太懂,觉得只要是个建筑就算配套,只要是个商业就算产业。包括我,那会儿都闹不清什么是真配套和伪配套,觉得甭管什么公园商场的,越多越好,来者不拒。

但后来就都明白了呗,只有能给周边业主带来资金的才是真产业。只有业主们经常能用到的才是真配套。否则就算不是添乱的也没什么用,弄不好还起副作用的。

尤其这种主题公园,几乎就是赢了名气,但输了实际收益。公园跟周边百姓没关系,谁也不会因为玩儿一趟而买套房。甭说买房了,就连房租都未必拉动,人家员工或是有宿舍,或是没必要租在旁边。这种产业工人很难高薪,流动性也较大,实在是没法跟金融互联网比,和高端制造业也不好比。

所以这种建筑就是伪配套,看着热闹,狗咬尿泡空欢喜的事儿。包括环球影城,甚至是鸟巢水立方,干脆说连故宫都算上,有没有都无所谓,有了的话最好别影响交通和噪音,要不然还是减分项呢。这两年我接了好几个问环球影城的了,说问什么买了之后没升值,也不是没升,而是没达到翻番的预期。那这说什么啊,只能说炒概念的最终都是空欢喜,带不来买房客流的都没用,伪配套。



当时的房价不光是华侨城高,还包括北边的世纪东方城也高,甚至最高报价一度远超望京的东湖湾。但这只是传说,真的假的我忘了。那会儿有个猎头还找我去东方城的开发商应聘过呢,好像是2005年吧。其实我倒不是真想去,觉得未必适合这种性质的公司。但确实是想拜访一下老板,绝对是当年的风云人物,理念很不错。聊的什么我都忘了,实在想不起来了,光记着说什么旅游的事儿了。

对了,那会儿我还来过好几回大柳树市场。最早这应该是在双龙家园那边儿,也不知什么时候搬过来的。第一次来是工地上丢了好多东西,跟着包工头来找找赃物。赃物没找着,我对这地方倒是挺感兴趣。那会儿好像也不分什么周末,都是露天的或是大棚子。除了各种工具,其他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

应该是2003年的冬天,我刚买了一件德国的皮夹克,很贵的。结果一逛大柳树竟然撞衫了,一个摊主穿的竟然和我一模一样,最可气人家只买几百块钱,气坏了我了,之后再也不来了,怕露怯。



没什么可说的了,说两句华侨城集团吧。人们大多知道华侨城是个央企,再问多了就知道是做房地产和主题公园的。其实华侨城的背景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属于既低调又牛叉的企业。之所以说低调那是因为在北京的央企太多了,所以显不出他们来。而如果到了深圳呢,那就是相当的牛叉了。

首先说这名字,叫“城”说明什么?规模大呗,达到了城市的级别。“华侨”呢,说明了客户及投资来源。所以华侨城是什么?是个开发区的名字,相当于北京的中关村或亦庄。这是由当年的"侨办"创立的,设在深圳,规模高达4.8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吸收招纳海外华侨投资来办厂,是深圳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最早的华侨城是个管委会,依托于侨办下属的华侨农场,准备办成和蛇口同等规模的开发区。因此华侨城其实和蛇口招商局是一个性质的,都是从管委会发展起来的。最早是由侨办的两位领导人廖承志和叶飞(开国上将,中菲混血,当时兼管侨办)创立,由另一个侨办三大直属企业之一的港中旅出启动资金,打造出了这个华侨城。这个名字都是由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起的,能理解其血统高贵了吧?

听说过深圳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和民俗村吧,这都是华侨城的产业。还有一个很多人不太知道的,就是康佳,一直做电器,之前也做过手机的那个,也是华侨城的下属公司。其他的还有很多,但我记不住了,说不清楚的不敢瞎说。

华侨城创业之初应该和所有的开发区差不多,什么都干,以加工为主,什么业务都做,什么赚钱干什么。后来是港中旅的董事长,也是华侨城的领导人马志民到荷兰考察,从“小人国”找到了灵感,所以才在深圳打造了微缩景观的锦绣中华,之后也就确立了集团的主营业务之一,旅游主题公园,并由此做大了房地产业务。开发规模曾经一度是深圳老大,远超万科,但主题公园这种形式太耗费资金了,所以这些年周转得慢,也就落后了一些。

马志民是初创阶段的领导人,十年之后他卸任,接任者开始把欢乐谷模式推向了全国,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任克雷。但是他的父亲更有名,任仲夷,号称三省大员,曾陆续担任过三个重要省份的省委书记,最后一任就是广东省委书记。锦绣中华的名字就是他老人家给起的,因为原来定的就是小人国,但任老认为咱们是泱泱大国,深圳是窗口城市,怎么能叫小人国呢。所以改名锦绣中华,大气磅礴的名字。

华侨城的历任领导人都是风云人物,任克雷之后接任的更有名,曾经担任过西安副市长的段先念,人称“曲江段郎”。西安的曲江新区就是他一手打造的,居功至伟,曲江模式名扬天下,当然也招来了诸多风雨,不提了。正是在他的华侨城任上,促成了与西安的联合投资2000亿文旅项目。

今年“段郎”也退休了,接任者同样牛叉,保利总经理张振高。这就等着看华侨城的发展吧,已经是如此庞大的集团了,更是央企,在这几年的房地产背景下,怎么都比民营的强。



廖承志,很多人估计只知道他是廖仲恺与何香凝的儿子,革命后代,但了解得不会太多。因为作为情报大佬,很多东西是不太适合让外界知道太多的。中共的情报巨头里,一般人们都知道的是李克农,也有知道是周总理的,但实际上廖承志所从事的也相当的重要。

看他所任职的单位,侨办,接触的就是港台各界人士为主。具体的不说了,我也知道的不多,不敢多说。但可以这么说,廖承志老人绝对为两岸统一做出了重要工作。虽然直接还没实现理想,但这些前辈所做出的努力必须牢记。

还记得当年廖老给蒋经国的公开信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用鲁迅先生的诗句作为结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很贴切。其实廖老和蒋经国确实有兄弟情谊,本来就是发小一起长大的,又一起到的苏联留学,绝对是好哥们儿。只不过因为党建之争而形同仇敌。

廖老写这封公开信的时候正是成立华侨城的前夕,正是这封由邓颖超老人授意的公开信,悄然打开了海峡两岸的沟通之门。这封信写得太好了,从个人私谊到民族情感都有涉及,可以说能触动所有海外游子的故土情结。

公开信发表后五年,蒋经国开放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但此时廖老已经过世,没有看到这一天。但他的儿子,廖晖,从此调入了侨办,继续着未完成的两岸统一大业。就在北京欢乐谷开业的仪式上,廖晖也出席了。虽然华侨城当时已经划归国资委,但毕竟与侨办有着扯不开的联系。

廖家是中国很特殊的家族,从何香凝老人开始到廖承志和廖晖,三代人都是副国级岗位,这在中国绝无仅有。而如果廖仲恺先生不遇刺身亡,那无论是在哪一方,也至少是副国级。甚至可以这么说,以廖仲恺的资历和能力,如果他活着,蒋介石根本没机会得到大权,至少是没那么快。如果廖仲恺活着,蒋介石也绝对没胆子发动412政变。但这就是历史,历史不容假设。

廖家的第四代早已从商,做媒体的,之前好像是凤凰卫视,现在任职阿里巴巴娱乐。虽然已经不再从政,但娶的妻子也是台湾明星,这或许也是廖家几代人与台湾扯不断的情感联系……

现在侨办的领导姓潘,当时一宣布就有人联想到另一位中共情报大佬,那就是潘汉年,一位立过大功也确实犯过大错,但仍然是冤狱多年,去世后才平反的神秘大佬。总有些历史虚无主义的人用“潘杨事件”来攻击党和领袖,实在没什么意思。

怎么说呢?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简单看待当年哪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而任何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都必定有冤屈,这是时代的无奈。如果没有毛伟人,那潘汉年早就被处决了,正是毛伟人亲自下令留下了他一条命。从这点来说也是潘汉年的幸运,否则以他所犯的错误,在战争年代真的说不好是什么结局。

但潘汉年和现任侨办领导没关系,人家的父亲是原本姓方,虽然也是做过地下工作和宣传口的老革命,但后期主要工作是铁路方面的。曾任铁道兵总工程师,为中国的铁路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好像扯远了,还是说房子吧。要不说说格林莱雅?不过也没什么可说的,格林莱雅的规模很小,一共也就几百户。这个的开发商是银泰集团,老板沈国军,浙商大佬,马云的盟友。这么多年也是一直新闻不断,这些日子又起风波,甚至打官司打得都扯出国仇家恨了。有机会再聊吧,话题太多都不知道从何处下嘴。

多说一句,北京还有个小区叫“华侨村”,但这和华侨城没关系,那是北京大国企首开集团开发的,北京早期的富人区之一。前几天我写“史上最惨北京首富”时聊了聊,但也没什么可说的,现在也是豪宅,就是单价不算太高了。

现在华侨村的二期应该快开盘了,叫首开建国门九号。据说光成本价就是13万一平,但这地段儿卖到20万以上很正常。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带好钱就行,看房的话得先验资,2000万以上可以进去看看,再多花个几千万的或许能买下一套。就是看房的时候别聊投资,这种地段儿的公寓根本就不是投资品,富人的消费而已,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有房产相关问题,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

北京华侨城总投资(华侨城北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