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生活正在被“超宇宙”悄然改变_股市消息_智行理财网

新闻/大学生活正在被“超宇宙”悄然改变

小灿 0

50多年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写下了“媒体是人的延伸”这一震耳欲聋的论断,提出了“报刊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将媒体和技术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向人体的延伸,不仅仅是单个器官的延伸,更是整个身体乃至精神世界的延伸和拓展。

作为智能技术时代的“原住民”,Z世代大学生比他们的父辈有着更成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更高的技术素养,也深受技术的影响。在大学生中,科技创新带来的生活范式转变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技术的迭代和跨学科融合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平衡,为大学生提供了沉浸式的学习资源。今年10月,哈佛大学推出了一个数字媒体空间:CAMLab Cave。这个数字空间是集人文与历史、数字技术、新媒体艺术于一体的跨学科前沿实验室和剧场,通过全息投影、动态捕捉、传感、VR、MR、新材料、材料系统等前沿技术的联合实验,展示了跨越数千年的历史场景。

其中,学生可以体验和见证中亚犍陀罗佛教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唐代乐舞文化、缅甸巴甘塔寺等。这种跨学科、多种技术形态的深度融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现了历史环境和场景,实现了科学、历史和艺术的革命性共享,给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学习体验。

其次,身体的“存在感”逐渐被新技术淡化,大学生远程参与毕业、招聘等活动成为可能。AR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落地,构建了一种虚拟的“具身”感知,让人即使身处虚拟世界,也依然对现实世界有一种真实的感受,让“赛博人”从想象的概念落地到真实的场景。

在今年夏天的毕业季,清华大学举办了一场“超级宇宙招聘会”。通过设置演讲厅、咨询室等虚拟场景,毕业生可以借助虚拟数字人与用人单位交流。2020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率先在游戏平台中再造了像素风校园,并举行了虚拟世界的毕业设计展和毕业典礼。

在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生活被彻底重构。便利成为了科技带给他们最直观的感受。比如,网络会议软件已经深深嵌入当代大学生的课堂,网络课堂不再是“新生”,而是“新常态”。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会议云吃饭、打桌游,还可以在音乐、视频平台听歌、看剧、刷综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大大打破了。新技术的出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工作。视频博主、小程序开发者、原创画师等。都成为了大学生青睐的职业。

可以预见,未来的媒体技术将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真正融合,人们的身体和意识将从中获得更加真实深入的体验。届时,沉浸式体验将进一步发展为真正的临场感,大学生的学习、科研、社交将达到前所未有的智能化阶段。从网络课程到沉浸式课堂,网络课堂不再是简单的视频直播,而是在智能虚拟空间中学习;科学研究不再需要物理实验设备,虚拟实验室可以方便地创建各种实验环境。相隔千里的朋友也可以通过虚拟人的形象在智能空间里聚餐交流。

沉浸感和临场感将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在线会议和其他技术因难以带来“沉浸感”而受到批评

大学生要意识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尤其要学会抽离。很多时候,虚拟现实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是基于“脱域”的,即人们为了躲避现实世界的压力而选择逃离物理世界,然后加入虚拟世界。这种“治外法权”一方面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暂时的情感补偿和精神愉悦,但如果不及时彻底地从中走出来,就很容易陷入虚拟世界的漩涡。

目前,元宇宙等更高阶的新技术已经悄然进入人们的生活,大学生的生活图景正在被重构。如何利用好这些新技术,同时避免其弊端和隐患,是需要大学生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课题。

(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刘永良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 新闻 宇宙 改变
新闻/大学生活正在被“超宇宙”悄然改变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