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理财问答_智行理财网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jodie 0

文|听文

编辑|大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银行业改革转型基调日益明晰化,总体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市场下沉同质化更加明显

对策建议

首先,商业银行保持适度规模是必要的;

如日本的三菱银行曾经是日本规模最大的银行,现在也沦为二流银行,可见规模最大并不代表“百年老店”。

“规模大”是银行正常发展伴随体量增大的普遍现象

这启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规模,规模不仅仅指银行的资产,也包括银行业务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在这种情况下,对商业银行规模的区分越来越重要。

再次,简单的资产多,规模大并不是商业银行渴求的长期目标。随着我国深入推进金融系统体制与机制改革迈向市场化、相关金融监管政策的立法;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逐渐丧失规模快速扩张的环境,这些变化都促使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应对这些市场环境改变。

当然,这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目前,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仍然是存贷款业务和资产投资业务,并且其发展状况也影响着转型的进程,合理的规模扩张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要有的

但这种规模扩张必须是建立在风险可控、资本及成本限制条件下的扩张;

必须是建立在自身发展情况、结构优化、质量稳固、效率提升前提下的增长,要能够取得较高资本报酬率的扩张。

而那种信贷结构不合理,边际效益为负的规模扩张是不健康的;那种只顾眼前利益,牺牲未来发展基础为代价的业务扩张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中国银行适度规模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构建多元化盈利增长结构

1.聚焦客户需求,发展非息业务

在新时代新环境下,中国银行必须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这就要求中国银行积极开拓无形云网络服务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为客户和实体经济服务

在经营模式上,要挣脱刻板的发展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依靠互联网云技术精准定位预测不同产业不同客户的需求,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差异化金融产品。

中国银行要注重拓展中间业务等非息业务,中间业务能够提升金融产品的竞争力,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价值;

也决定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非利息业务的发展存在着严重依赖传统利息业务、金融服务单一和金融产品发展滞后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应学习借鉴美欧等发达国家在非息业务方面的先进指导理念与技术手段,主动拓展非息业务的范围;

以客户需求为主要着手点,加快各类金融产品及服务的迭代升级,完善各类金融业务。

同时注重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积极利用科技优化银行服务手段。

从以往知识含量低的结算类业务转向知识含量高且盈利性高的投资银行、承诺担保类等非息业务;

以满足客户具体且全方位综合的金融需求,丰富非息业务产品线。

同时,应注意中国银行规模超高速增长给整个银行体系带来的潜在风险。

借鉴美国当前形势,中国银行盈利模式应与其规模扩张相适应,而规模也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

对高风险业务仍应坚持审慎稳妥原则;而不能一味盲目扩张。

2.优化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应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模式改变传统负债模式,在协调资金配比的同时,持续完善基础存款服务,确保负债的流动性及可靠性

首先,中国银行需要持续革新完善现金管理类商品作为管理核心,丰富现金管控、财富管控、企业理财等商品体系。

其次,提高金融服务方案的营销强度,增加客户黏性。

最后,以客户为中心,运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全方位和多层次地增加与网络的契合度,增设虚拟账户等销售渠道;

通过5G大数据推断客户的喜好与需求,推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金融产品销售方案,让客户能享受到更方便快捷高效的资金管理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3.优化业务结构

在经济新常态下,客户需求产生深刻的改变,中国银行需要培养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观念

将客户作为重心,按照客户的独有特点研发金融产品、开发风险管理计划等;

全部业务活动均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完善借款结构,增加资源的分配效率,强化借款定价的合理性及高收益产品的比重;

盘活低收入贷款产品,把新增借贷产品投入战略性服务里,对所有到期借款,逐一核查,合理评估,明确续贷的要求及售价;

为低收入的借贷制定置换方案,腾出充足空间投放到战略领域。

完善存款结构,增加代发工资等成本不高、稳定性强的存款占比,努力争取更多定期存款等成本不高、稳定性强的优质存款。

强化新兴服务,增加新兴服务的经营收入,做好资产管理服务、债务资本市场服务和同业信贷资产服务等,提升业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二)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

优化资产结构布局。

中国银行信贷规模每年都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如今随着融资渠道的变多,信贷资金额增大,贷款扩张率将稳中趋降,虽然如此,贷款累积发放量也会像“滚雪球”般逐年变大。

因此中国银行要积极自发的找寻和搭建稳健优良的信贷市场,通过综合运用注重质量、优化增量和存量调整的方式,实现信贷业务的提质增效

要重视发展小额、简约的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逐步提升中小型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的份额,助力“三农”。

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鼎力支持产业升级和并购重组。

中国银行应全面纠正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

首先,中国银行要对宏观经济环境做出准确分析,精确判断出我国产业发展趋势;

其次,持续优化银行资金投入的产业结构,加大对“蓝海”产业和传统优势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其金融资源比例;

再次,积极响应国家对优质小微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将资金投放到给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行业中,使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向与经济转型方向匹配一致。

使银行货币资金流向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上,在国家稳健的宏观政策下发挥出银行的杠杆作用,提高融资效率。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