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背景(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_理财问答_智行理财网

数字货币背景(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智行网 0

文|鎧

编辑|刺猬


摘要

在2008年比特币出现之前,大部分的国家一直完全掌握着货币的控制权。

传统的货币系统依赖于中介机构,电子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必须要经过第三方才能完成,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主权的掌控,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比特币的横空出现打破了这种持续已久的中心化状态,它可以像现金一样进行点对点交换,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这种基于去中心化思想的私人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造成了一定影响。

随后,稳定币的出现解决了比特币在币值不稳定与供应量限制等方面的问题,并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以Libra币为例,Libra协会发行的每一单位的Libra币都与各强势货币挂钩。

以高等级、高流动性债券作为其货币发行的抵押资产,Libra协会也由众多国家的成员一并参与管理。

尽管去中心化变成了多中心化,但稳定币的出现依旧对各个国家货币主权造成了一定威胁,进而对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都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私人数字货币对于各国货币主权的威胁和对各国实施货币政策造成的干扰,也为了跟上数字化经济的脚步,各国中央银行致力于研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没有延续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而是将分布式账本技术长期演化,这既降低了交易成本,满足人们对数字时代经济货币的需求,又缓解了去中心化状态下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风险。

数字货币的背景

近年来,私人数字货币不断推陈出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初露端倪,带来愈发清晰的数字货币演进路径和越来愈多的关注。

2008年,比特币使用区块链和加密密码等技术手段,成功实现了支付功能的高隐私性和便利性,规模逐渐扩大。

不过,比特币的问题也在逐步显露出来。例如,完全去中心化的管理架构使它不受任何一方约束管理;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不拥有任何政府储备资产做抵押导致币值波动性严重,投机意味强烈;日常的交易场景极其受限,无法充分发挥出大众消费工具的功能。

为克服比特币币值的波动性,稳定币应运而生。

2015年,美国区块链初创公司泰达集团发布了第一个泰达币,采用以一比一锚定美元的方式来保证币值稳定性,为克服私人数字货币币值不稳问题进行一个重大探索尝试。

但是,泰达币等稳定币的弊端也非常突出,其绝对中心化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架构是重要隐患。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2018年,泰达集团被曝出并没有根据协议质押相关资产,且部分客户的提现系统存在问题,令公司的发展遭遇重大挫折。

2019年六月,拥有世界上最大社区网站的Facebook推出了《Libra白皮书1.0》,将Libra币定义为一种安全、便捷、保密性好的全球电子支付工具。

在技术方面,它将以稳定性高、可信度强、扩展性强的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并将做得更加完善。在资金管理方面,它将由独立的Libra协会负责货币发行、管理工作和重要决定。

在储备资产管理方面,它把大额存单和部分短期国债等高等级资产作为抵押,从而更好的实现币值稳定。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Facebook目前已联合支付、科技、电信、区块链等领域的27家世界名企,建立Libra币的支付生态系统。

在遭受了美国两院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问询之后,2020年4月,Facebook再次发布《Libra白皮书2.0》,强调将配合监管部门完善合规框架。

在2021年1月初,美国货币监理署宣布美国国际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可以使用公有区块链和稳定币进行结算,这也意味着稳定币的使用受到了美国官方权威机构的认可。

为应对私人部门的数字货币对货币主权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多国货币当局正在积极探究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用以提高支付体系的安全有效性和保持金融稳定性,以防止法定货币在与私人数字货币争夺中被边缘化。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多数中央银行都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领域进行过深入研究,不少中央银行都已经由概念研发阶段转入至市场测试或试点阶段。

但对于推出的数字币种都还比较慎重,仅极少数明确会在三至六年开始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已组织了以数字货币为特征的电子支付工具研究项目,目前正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

这就意味着,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出现的各国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和各金融机构数字稳定货币共存的新局面,对全球货币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数字货币的本质

技术维度: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 传统的货币系统依赖于中介机构,电子货币的流通和支付必须要经过第三方才能完成。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主权的掌控,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这种状态即为中心化。

尽管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分流了部分银行存款货币,但是国家仍没有失去对货币主权的控制。

其原因在于,第三方支付也是要与银行签订合约,在用户和银行之间设立一个便于支付的基点。

电子货币的流通依然要依附中介机构,中央银行仍然可以掌控资金的流向,仍然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测算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并以此为中介指标制定货币政策。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比特币的横空出现打破了这种持续已久的中心化状态,它可以像现金一样进行点对点交换,通过所谓的分布式账本技术管理账本,避免中间商的参与,从而避免中介成本。

比特币交易的结算机制不是中间的,而是直接的,只要有足够多的系统参与者同意交易是有效的,交易就被结算。

比特币的成功开启了数字货币时代。随后,稳定币的出现解决了比特币在币值不稳定方面的问题,并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在去中心化的思想上稍作改动。

以Libra币为例,Libra协会发行的每一单位的Libra币都与各强势货币挂钩,以高等级、高流动性债券作为其货币发行的抵押资产,Libra协会也由众多国家的成员一并参与管理。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明面上看,去中心化变成了多中心化,但稳定币的出现依旧对各个国家货币主权造成了一定威胁,即便在储备资产国,也要承担一定的Libra币带来的挤出效应。

比特币和稳定币等这些私人数字货币的存在,不但给主权货币带来了替代效应,也导致各国法定货币都有被排挤出市场的风险,还冲击了货币主权,弱化了中央银行对于货币的控制,总的来看,去中心化与货币政策是一个悖论。

为了应对比特币和稳定币对于各国货币主权的威胁和对各国实施货币政策造成的干扰,也为了跟上数字化经济的脚步,各国中央银行致力于研发法定数字货币。

在技术上,法定数字货币没有延续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而是将分布式账本技术长期演化,这既降低了交易成本,满足人们对数字时代经济货币的需求,又缓解了去中心化状态下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风险;

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

在发行机制上,法定数字货币还是依靠国家主权信用,并在传统货币发行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创新。

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一方面有助于各国争夺货币主权,另一方面又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使得货币政策更有效地被传导。

数字货币背景(浅析数字货币的本质及产生的影响)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