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胜:现代人的“人生之问”(下)|《车轮上的惊心动魄》_期货基金_智行理财网

王必胜:现代人的“人生之问”(下)|《车轮上的惊心动魄》

小灿 0

【导语:一个冰冷的钢铁物体,因为它和人类的联系,和它的情感,是一个爱的东西。爱情这个标题让我们逐渐进入汽车时代,有了一些人文情怀。】

作者|王|编辑|雷倩

一个月后,我如愿拿到了驾照。很多笔记本里还有一个。收到笔记本后,兴奋了几天,做了一个开车的梦。不,这只是一个拥有驾照的梦想。我们要到猴年之后才能知道。其实没有车我也挺开心的。对你来说,实现梦想并不需要太多努力。

揉着这本时尚的长方形小黑本,我想即使暂时没用我也愿意。或者说,又一个炫耀技能的资本,至少,在前辈之后,这不是每个人的笔记本,多少有些英雄气概。也许,在特殊的场合,你可以帮助别人,做一个英雄。

这是一个临时使用的实用笔记本。至少现在是这样。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你手里有多少纯装饰的笔记本?虽然,和一些笔记本相比,这款笔记本更费时,也更贵。如今,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这是不容易的。很多事情都受制于从众心理,开车,炒股,运动,等等。你知道有些东西不是遥不可及,而是不容易习惯。至少,你被大众迷惑了。在浮躁喧嚣的时代,你是时尚的,你觉得年轻,有很大的满足感。这个很重要,虚荣自负。也许这个可以解释。

可惜,中间。我们有多少人学车的时候热情高涨,后来却不冷不热。我差点把那本笔记本束之高阁或者抛弃了。身边的人比比皆是,家人也是。把它放在一边以备将来使用,丢弃它,永远不再使用它。因为违规扣分,我可以再找个驾照代销。这本布满灰尘的笔记本派上了用场。就是这样的利益交换,普遍存在分虫卖分的现象。当然因为车不是很普及,所以要摇号,家庭经济条件要有保障。

到2003年或者更晚的时候,我已经有四年多没有驾照了。这段时间我没碰过车。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当我完成学业,拿到笔记本的时候,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当时有很多关于汽车进入家庭的说法,比如坐着不急,包括买车。突然有一天,我老婆工作单位的一个同事有一辆很受欢迎的李夏两厢,小巧省油。这是一辆老爷车,有好几年了。她把它开回去,说要我也过一次瘾,为了激活尘封的驾驶头脑。10年前,公司戒备森严,但只要员工进去,汽车就可以随意进出。我们开着这辆小李侠在大院里转了一圈,尝试了各种驾驶技术,倒车、倒车、跑步、慢走、转弯、侧身等等。遇到同事熟人要打招呼。有些人很好奇。你什么时候学的?你可以玩得开心。因为车和司机不多,院子里有一大片空地。你也可以试着来回转一个小弯。几次下来,熟能生巧,似乎也有了一些感悟。过了几个周末,我有点上瘾了。借了朋友的李霞,趁热打铁练习。之后一起学车的同学借了三菱的七座自动挡车。外形和档位可以用来测试另一种感觉,尤其是熟悉自动挡汽车的人。在单位的大院里,几个学员和当年的驾校一样努力。长久以来的感觉,一旦解封放纵,就是所谓的“一切都会最难安宁”。所以很多时候,有了欲望,增加了信心和勇气,我觉得我要走很长的路才能看清这个世界。

当时(2004年左右)交通法规比较老。比如道路限制没有现在严格,探头不普及,甚至酒驾都不是问题。那天朋友来开了一辆老标致,叫我们在路上练练手。一踩油门就开到五环外京顺路的乡间小路。那时候马路杀手少,技术不熟练,不用太紧张。几乎带着激情,不计细节,我看到了

开车是一项技术活,熟能生巧。好像没有陪练。起初,我妻子和我在一起。她比我先出书,我学了难的130卡车。“专家”引导好人当老师很容易。一开始,彼此都没什么事。后来说教太多,烦了,一点心情都没有了。开车变成了打架。结论是不能和家人一起练。同事说老婆最怕陪练,这是世界上最不合适的组合。再怎么熟练,只要夫妻在一辆车上,总会有不愉快。这是学车的硬道理。

有一次,我练车,走京沪高速。起初,我的妻子很有礼貌,温和地指示我向左转和向右转。后来我声音高了,说我跑龙(偏),说太快了,超车,我不知所措。不听就吵架,斗嘴。如果你没有耐心,那就下定决心。你再不闭嘴,就要被放倒了。你放手了,你放手了,但你还是保持沉默。当然,人类生命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经历了这样的磨难,开车的快乐变成了负担,多花了几天才到家。

憋几天,没公司,没车,路上不练,就想办法模拟一下。坐出租车或者单位车,盯着司机的动作,换挡,加油,收油,让司机觉得自己有问题。但是,别人可能没有这些,觉得有用。比如超车的时机,刹车时脚下的感觉等等。也算是一次美妙的驾驶体验。

2005年8月,我家三口人都有了笔记本,这给了他们第一辆车,一汽马自达。其紧凑的外形和外观据说是一汽进口的主力发动机,使其广受欢迎。

刚好我老婆的同事也买了这个。知道自己不擅长,就和儿子去逛街了。当时上车牌有十几个选项,我也没多想。我选了一个读起来很流利的数字。你电话跟我说的时候,我说选个偶数尾数,然后听听。

后一辆车主要是我儿子开的。五年后,到了2010年夏天,北京的汽车数量逐年增加,2007年8月开始每周限行一天,催生了很多家庭的第二辆车。此后,限购的消息不时出现,我也宁愿相信,但解决限购,有第二辆车是当务之急。我只是碰巧又出差了。我老婆的另一个同事买了辆新车。我想我儿子只是需要另一辆车。他想他会买一些性能更好的东西。虽然我是盲人,但我觉得有好有坏。在拥挤的市区以龟速爬行没有什么区别。朋友说这车的性能,外观,性价比都很满意。他征求我的意见,但他只是随大流。2010年6月,有了第二辆车。说到选择品牌,只有五次机会,没有一次满意的。可以自己拼字母组合,所以想到了3W开头,后面结尾的数字是单个数字,和前面的车不一样。为什么是3W?因为有三代王老,简而言之,三个W氏。是姓!

说到选车号,很有意思,也有故事。大约在2008年10月。北京街头的车牌颜色与以往不同,不是纯蓝色,号码也有些特别。据说已经推出了“自排车牌号业务”,尾号多为99、68、66等。最多6、8个。我觉得很好笑。是行政行为的失败,不会长久。不出所料,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至今仍有现存。然而,过了好几年,至少近十年,我再没见过这个怪胎牌子。可能是改了,或者,这样的车牌不多了。北京五六百万的汽车汪洋大海里只有几百几千辆,而且大部分都藏在城市里。这种荒唐事估计会逗校长开心,我们普通人,甚至司机都不知道。很难说是不是。

第一次开自己的车是难忘的。那天我和我儿子有点事。当我到了地下室,我告诉他打开它。他看了看,犹豫了一下。我说,就从地下室试试吧。第一次开车,他一脸严肃,准备夺权。我不记得该怎么办了。后来我老婆也坐了进去,看到他们“寡不敌众”。我先让步了,所以不放心。但是,不可能一直这样。那天开车去了一个文博会,中午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吃饭。会上熟人很多,或者因为是第一次看到自己开车,没有人接受我的邀请。一个以前玩的兄弟说,我胆子大,我上车。其实他也有驾照,知道开车上路要谨慎。当时不知道该感谢哥哥还是自嘲。

这几年虽然开了20多年的车,但是故事不多。没什么大麻烦。偶尔有一些小状况,大部分都是在和自己较劲。比如倒车、蹭车、进出车库,或者停车时尾部的一些小问题。大部分都翻在阴沟里了。好在安全可控。我一开始很谨慎,后来就大胆了,有点鲁莽。当然,交通规则是严格遵守的。比如扣分严重的违法违规不能碰。有一次出门晚了,走到一半,没开夜灯。繁华的马路灯火通明,通往家的小路漆黑一片,我知道灯没亮。我只是在挑灯夜战,没有那个觉悟。还好当时是小失误,不算违规。不扣分。一个周末的晚上,当我带着我的家人回汉时,我在赶火车时遇到了交通堵塞。到了东三环西站附近,不小心走了刚刚设置的公交专用道,发现没有紧急转弯,撞上了前面的捷达。很轻微的触碰,不着痕迹,只是道歉,但是女司机狮子开了口,看到我急着送人走,就没让步。男人不打女人,觉得自己倒霉。他投五块钱,就可以过关了。还好我有钱存车,差点误了火车。滚滚车流,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技能,小冲突在所难免,尤其是“意外”,也是最让人担心的。现在学车的人都跟蚂蚁一样。两刀太多,防不胜防。有一次,在三里屯路口,晚高峰,绿灯后直行,然后右转。刚开始油门稍微压下。突然,一辆宝来掀背车右转,把头伸得更长一点,轻轻刮了一下我的车后门。是那个年轻的司机。车里有三个人。我说,小伙子太凶了。不管孩子,连连道歉,拐过弯让他负全责,直走。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叔叔。呸,你去,叔叔今天高兴,你去,潇洒地挥挥手,小伙子就反应过来了。那天,朋友在一个聚会上打了个小赌,我不会找你要几百块钱的赔偿。知道这个磕碰,他十几张照片都修不好。

从长远来看,驾龄不短,公里数少,也就是六七万公里。大部分都是在市区环路里吵吵闹闹,但是受不了时间和资历的积累,成了老司机。

现在,我不敢说我的车技有多好,但我也不是没有骄傲和满足。你控制它,制服它,觉得发明这个东西很明智。每次你急着做一件事的时候,在短时间内做一些必要的事情。只有车在身边,你才能放心解决。那天上了飞机,发现身份证在异地。时间太紧了,所以我开车去取。我数了一下时间,没有耽误。这样的救援还有很多。对人来说,用的车多,习惯了,依赖了。因为你有车,你可以避开高峰时间,任何你不能去或者不能做的事情都可以实现。北京电视台有个节目叫《红绿灯》,多在午夜播出。有时间的话,已经做了二十年了。其中,除了播报一些事故警示车主外,说说结构很有帮助。

现在汽车和学车的人都在快速增长。据统计,北京以前每年增长10万辆以上,但到了2010年底,不得不通过摇号限牌。购车人数逐月增加,从最早的25比1,到2020年底达到3000比1。在所有的汽车店里,看车、挑车、办手续、验车的人就像自由市场的噪音。几年后,中国成为真正的汽车社会。一个朋友,不是环保主义者,讨厌汽车,说汽车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占用人类的空间和资源。小区内的道路上,很多绿植被停掉,被移走,人行道被占用。离家不远的一条安静的马路,不出几年,两边都成了露天停车场。夏天又热又满排气,走的很慢。时不时被汽车喇叭开走。一个老邻居多次抱怨过马路是个灾难。汽车大部分被冲走,电动车横行。附近的购物中心前面,有一片空地,不允许停车。之前有交警岗,让这里有所收敛。后来停了很多,法不责众。很多车把交警逼退了。一个城市有600万辆汽车,800多万司机,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车太多,堵车,道路混乱,事故频发,人车纠纷。如果你有耐心,刚开始开车的新鲜感会慢慢变得麻烦。

有一个悖论:你所拥有的,可能再次成为你的烦恼;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为你挡住了一条路。

这车是朋友,但它有多少隐忧?

【作者简介】

湖北荆门。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成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著有散文、文艺理论著作多部,如《邓拓评传》 《东鳞西爪集》 《我写故我在》。自2000年以来担任《论文和随笔》主编。《单位》获第七届老舍散文奖,《散文选刊》“2014中国最佳散文奖”。曾任国家图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委。

王必胜

驾驶经验:21年

曾经开过:桑塔纳,李霞,标致,马自达,华晨宝马523。

(本文为《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觉得 汽车 没有
王必胜:现代人的“人生之问”(下)|《车轮上的惊心动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