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华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涿鹿华达生物质热电厂)_期货基金_智行理财网

涿鹿华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涿鹿华达生物质热电厂)

小智 0
拥抱新产业浪潮 南海展现新都市担当

在应用创新赛决赛现场,参赛者阐述智能视觉检测在行业中的应用。

拥抱新产业浪潮 南海展现新都市担当

在应用创新赛决赛现场,评委向参赛者提问。

11月20日,2018广东工业智造大数据创新大赛暨佛山市南海区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会拉开序幕。大赛经过3个多月角逐将在现场举行颁奖仪式。同时,8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现场签约,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正式揭牌。大会还将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工作方案(2019-2021年)》,并为一批工业互联网项目提供补贴。

作为广东省大数据开发者大会暨2018年广东云栖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广东工业智造大数据创新大赛汇聚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251支全球顶尖团队。他们围绕为南海的工业智造量身打造数字化转型方案展开角逐。最终18支团队进入19日举行的决赛,其中的胜出者将在20日大会现场接受颁奖。

此外,另一项重大创新活动——第三届广佛国际创客节也将在大会现场举行开幕仪式。未来的一个多月里,全球创客将齐聚南海,举行创新盛会。

除了创新赛事与活动,大会还将为南海带来一场本土制造业创新转型的供需对接。包括瀚蓝环境数字大脑项目、京东云公有云服务战略合作等在内的8个工业互联网项目将在大会现场签约,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南海本土制造业企业的对接,推动实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发展。

而与龙头企业共建的创新载体的落地,则将为南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有力支撑。会上,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正式揭牌。南海区人民政府将与阿里云联合打造一个以工业互联网为主题的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新中心的企业将获得场地租金、上云扶持等一系列补贴,并获得包括免费云资源扶持、导师引荐、投融资对接等一系列阿里云创业扶持服务。此外,阿里还将在现场独家发布一款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落地。

除了链接外部资源、龙头企业,南海也从内部政策、资金供给上进行优化,助推区域产业的智造变革。会上,南海将对首批成功申报了工业互联网扶持奖励的企业公布奖励措施。近日南海出台的《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工作方案(2019-2021年)》也将在大会上发布,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释放更大力度的扶持,进一步推动区内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服务体系。

同时,大会还将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工业互联网发展白皮书》。这份白皮书由南海区数据统筹局联合南方日报,通过走访、问卷、实地调研等形式形成,为南海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建言献策。

纵深

一场聚合新兴产业资源的大会背后

建全球创客新都市 南海亮出新作为

项目签约落地,龙头企业进驻,人才团队齐聚……2018广东工业智造大数据创新大赛暨佛山市南海区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会为南海带来了一场新经济新产业资源的聚合。这样的创新聚合并非偶然,而是南海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探索持续深化的产物。

自从两年前南海公布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的规划,这座传统制造重镇在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打造兼具产业资源、配套设施、人居环境的集聚区上,不懈努力。在跳出传统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锁定新锐产业建设集产业、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新都市过程中,南海以“城产人融合”的理念统领着城市建设探索,以此推动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新的人群,新的资源,新的经济交叠出南海的发展新图景;一个释放出新技术动能、产业集群面貌焕然一新的新都市,正加速成形。

聚龙头企业资源▶▷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全球创客新都市是南海将市场力量、镇街力量有效整合的大平台,是推动全球创新资源与珠三角制造业全方位合作的对接站。”在8月底南海召开的全球创客新都市工作推进会上,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如此总结全球创客新都市的特点。

而此次召开的工业互联网推进大会则是对这一特点的进一步巩固。无论是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正式揭牌,还是其独家发布一款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全球专业的龙头企业在南海落地生根,并为本土企业带来有针对性的服务,无疑让南海向着创新资源、创新要素汇聚的大平台迈进一步。

其实,南海对工业互联网等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利好的新兴产业资源的吸附力,一直在增强。通过主动发挥对创新资源的聚力并将其内化成生产力,南海不断提高新经济的发展水平。

不久前,国家信息中心(佛山)数字仿真研究院落户南海,将促进佛山数字化技术的成果转化和资源整合,提升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能力。“研究院主要围绕数字政府和数字产业这两大数字经济关键领域,最终目的是推动南海乃至佛山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新都市’。”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说。

导入龙头企业的多样化资源,南海更是在本土打造着囊括技术、资金、服务业态等在内的完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去年,复星集团与南海签约兴建总投资达168亿元的“南海云谷”;华为与南海签署合作协议打造大数据产业;如今揭牌的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更是将依托阿里云资源,推进南海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聚集发展。

南海建创新资源集聚高地的探索还在继续。根据会上发布的《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工作方案(2019-2021年)》(下称《方案》),南海将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中心等平台。一个坐拥新业态和强大产业集群的新都市,正加速成形。

锁定智造产业▶▷

市场探路+政策供给的新经济之变

工业互联网这一新兴产业资源的集聚,将带来一个深度利好,就是激活了南海产业新旧动能的转化,促经济发展取得更高的质量效益。而这也正是全球创客新都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此前南海区建设“全球创客新都市”工作推进会提到,下一阶段南海将重点构建“两高三新”现代产业体系。机器人、智能制造、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均包括在其中。这些兼具高技术含量与高品质的产业,正为南海区域经济打造新的增长极。

企业是新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也是观察经济增长的窗口。一批南海民营企业已率先嗅出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业态的变革动向,抓住机会推进生产、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改造,并斩获更强劲的增长效益。

在佛山市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上云”后不同工厂间的数据交互和算法支撑,让工厂实现最优的实时性资源配置。而通过对工业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和云计算的应用,维尚对订单、物流实现了优化调度。得益于工业互联网,维尚家具工厂平均每年提升10%—20%的效率。

南海窑炉企业中鹏科技采集窑炉设备数据,并将其接入自建的云平台,实现设备实时数据的可视化和远程监控,提高维保效率,助力其生产的窑炉设备开进伊朗、越南等全球市场。

亚洲产量最大的塑钢带生产企业新兴利按精益化-数字化-智能化路径,打造数字工厂样板。在车件设备的数字化管理下,企业能耗节省30%,优等品率由89%上升到95%。

为进一步升级“智造”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南海更是优化政策供给,利用政府“有形之手”释放新经济对本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红利。

2016年,南海提出打造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大力实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产应用“百千万工程”,并在去年出台新政策推进机器换人,促企业打好工业互联网变革基础。2017年南海工业技改投资244.59亿元,同比增长31.7%。

深挖创客红利▶▷构筑新都市创意人才高地

早在全球创客新都市刚提出时,其设定了四个定位,其中包括吸引珠三角年轻人、港澳年轻人、全国年轻人、全球华人新一代到南海创新创业的大舞台;汇聚创业型城市、创新型产业、创客型人才和创意型文化功能的现代新都市。

由此可见,在这个跳出了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纳入“城产人”融合发展理念的战略中,“人才”是核心的一环。唯有人才汇聚,才能促成产业与城市的兴隆;而城市产业发展的落脚点,最终也在于人的幸福。

正因如此,南海在筑好人才池,尤其是聚拢新时代的创客型人才方面,始终不遗余力。此前阿里云创新中心(佛山)规划充分发动佛山本地院校与阿里巴巴加强合作,将阿里巴巴目前拥有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为南海本地培养一线复合型技术人才,促进新兴人才成长。同时,举办多场创客大赛也让人才与南海有了更多交集。

在此次大会上,无论是2018广东工业智造大数据创新大赛的举行,还是已经举办2届的广佛国际创客节的启动,高端人才逐鹿南海并以大数据、AI技术为本土产业定制数字化改造方案,将让人才和创意火种再一次照亮南海的产业“智变”。

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向南海涌来,加上各类产业服务资源在南海的沉淀,让这座传统制造重镇向更有活力的跨界创新中心和一座更有创造力的新都市挺进。而在三龙湾创新集聚区和季华实验室的建设契机下,南海正出台一系列组合拳,以抓紧机遇、储备创客人才。

根据《方案》,南海将深化与科技龙头企业的合作,搭建工业互联网双创平台等载体,并积极承办工业互联网创新大赛,吸引优秀参赛团队落户南海。

聚焦

南海为何总是“先行一步”?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南海路径

继10月启动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行业)节点平台后,11月20日,随着一批新的项目签约落地、有关推进方案正式发布,2018广东工业智造大数据创新大赛暨佛山市南海区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会(以下简称“推进会”)让南海工业互联网继续走在国内的前列。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在2012年才被通用电气首先提出,并在全球各国得到推广。但是作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它在南海有着很长的发展历程。

曾是全国第一个“上网”的县级市

1990年代中期,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开始发展,南海就看准了这一机遇。当时,南海率先提出“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996年,南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开通因特网接入节点的县级市,并在次年成为全国城市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市。

在此过程中,南海担当了为国内其他城市率先探路的使命。1997年,南海成为全国城市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试点市。2000年8月,南海成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同年11月,南海承接了“中国信息港论坛暨南海信息化经验交流会”,一个县域经济体创造的信息化建设经验被视作样本广为人知。

其中,面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发展局面,南海把信息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南海市志》记载,华星光电实业有限公司、华泰精密有限公司、平洲电子厂有限公司、华达模具塑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运用信息技术。到2000年前后,南海有98%以上的规模企业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运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民营企业近100家。

在多年平稳推进后,南海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2014年迎来一个新的节点。这年5月,全国首个县区级数据统筹局在南海成立,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开放共享,把南海信息化建设积累多年的“数据仓库”变成“数据银行”。

龙头企业引领探索信息化“深水区”

区级数据统筹局的建立运行,标志着南海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从政务大数据的挖掘整合开始,南海继续推动企业更紧密地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发挥数据的价值,并且大力培育本土的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生态。

2017年5月,南海4个镇街5个园区联合申报建设的南海区大数据产业园获得广东省大数据管理局的批准,成为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吸引了多家知名企业和多个优质大数据应用项目进驻,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效应愈发明显。

同年9月,南海召开大数据及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工作推进会,与广东省经信委、佛山市政府、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订《关于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广东省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同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开幕式上,南海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智慧城市及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就南海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及云计算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合作。

南海在从外引进阿里、华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的同时,频繁组织本土企业走出去学习。今年9月—11月,南海区数据统筹局先后组织了5场南海品牌企业走进互联网、科技龙头企业系列活动,推动超过60家南海品牌企业走进阿里巴巴、华为、京东等互联网创新巨头,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有效推动供需双方的互动,为深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声音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

形成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提升劳动力、资本、土地、管理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一方面从生产端有效催生出一批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发展新热点和投资新方向;另一方面从消费端积极培育形成以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为代表的新的消费习惯、消费模式和消费流程。在这一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将大大增加。

南海区数字经济发展要遵循“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方略,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全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其中,要加强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形成多层次、系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引导企业上云上平台。

阿里云研究中心主任田丰:

互联网把“外场”资源带入工业

互联网通过实时、低成本、无规模限制的方式调动全球资源。具体到工业领域,调动的就是上至设计、研发、测试,运输,下至销售、产品改造等整个供应链。现在的工业是自给自足模式,通过把人、财、物效率做到极致来控制成本,而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就是在工业云上,把应用、算法和数据这些外场资源调动起来,融为一体。

在南海,当地政府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发展上率先走出了第一步,以政策红利吸引资金红利,从而在工业领域产业巨大帮扶效应。加上人才红利和科技红利的支撑,大数据产业园的落地,这些都使南海拥有先发优势。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淦森:

企业要善于抓住大数据的发展机遇

企业需要意识到,引入大数据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一定要做大数据的研发,但是在自身传统业务的发展过程中,肯定是离不开大数据的。以前开工厂,大家都用马车拉货,没有区别,但当大家都发展起来,开始用汽车拉货了,你还用马车去拉,已经赶不上了。

部分企业对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在信息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已经成为驱动社会进步与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它会对整个产业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一个重大机遇,企业要思考如何抓住这个机遇。

撰文:吴欣宁 熊程 摄影:戴嘉信 编辑统筹:李杰伦

标签: 南海 发展 产业
涿鹿华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涿鹿华达生物质热电厂)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