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在哪个区(临港户口算上海户口吗)_期货基金_智行理财网

上海临港在哪个区(临港户口算上海户口吗)

小智 0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临港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地方。


喜欢它的人和看空它的人同样多。


但往往越有争议的地方,可能就越有价值,如果所有人都看好,反而缺少了一些机会。


在此我建议大家有空都去临港看看,倒不是一定要在那里买房置业。


而是感受下时代的脉搏,感受下一座新城的具体发展脉络。


以及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最近又去了一趟临港,这是一座全新打造的未来之城。


规划到2025年,临港常住人口80万人,而到了2035年,临港规划人口250万人。


250万人,是什么概念?


按照国际标准,这已经是特大城市。


要知道,浦东目前也才570万人;整个巴黎城区,也就224万人。


250万人的临港放在欧洲,可以跻身前十大城市。


这也意味着,规划完全落地的话,未来临港会成为上海最大的一个人口增长点。


而要撑起这250万人,临港需要浦东一少半的产业量(很多人住在浦西,工作在浦东),一半的房子,一半的基础设施配套……


实际上从规划范围来看,临港新片区的面积也与半个浦东相当。


所以,临港的规划必然是很宏伟的,到2035年,临港新片区GDP要实现超过1万亿人民币。


而在人口构成上,临港是求多也求精,临港片区定位是面向全球的人才基地,目标对象是国际一流科学家,和各个领域的顶级人才。


临港保障人口素质的规划举措:


10所世界级科学家实验室;20个以上龙头企业研发中心;50个以上国际企业总部;300家以上金融机构;1000家以上高新企业……


所以说在五大新城里,临港是上限最高的。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临港的规划是很宏伟的,但是能落地的规划,才叫真的规划。


事实上,临港的产业、学校、商业、医疗、轨交线路等都有很多已经落地或正在建造了。


这次我去了临港,感受就是,这里塔吊的数量,让人震撼;建设速度,也超乎想象。


产业上,临港的规划里有: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


目前已有:


特斯拉超级工厂,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


中芯国际,也正在书院镇建立一座很大的工厂;


临港片区下辖的泥城镇,也多少引入了一些企业;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当下炙手可热、万众瞩目的芯片产业,临港未来会成为一个高地。


而滴水湖核心区的103片区,定位是国际创新协同区,有点像是“临港的张江”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教育上:目前整个临港规划53所学校,在建17所。


已落地的有:


幼儿园——海音幼儿园、冰厂田滴水湖、冰厂田临港;


小学——明珠临港、建平临港、上师大附属临港;


中学——建平临港、临港实验、上中东校。


可以说,临港新城这边,学区的强力程度已经在整个上海都排得上号的。


医疗上:


作为目前唯一坐落于临港新片区内的三甲综合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每年基本的门诊量和住院量都以约20%左右增速发展。


其二期扩建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全面竣工。


产业,教育,医疗,是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让他们所看重的,中心城区有的一切,这里都有。


就我身边来看,真的有家长为了孩子教育,选择去临港购房居住。


总而言之,临港的规划和落地速度,让我嗅到一种硬砸也要砸出来的味道。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因为是全新建造的片区,临港的城市界面非常新。


滴水湖西北侧那一块,真的有种“黄浦区”或“陆家嘴”的感觉: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这里的房子也十分漂亮,整体品质都比上海市区要上一个档次。


即便是这里最老的房子,也是2010年左右的,放在市区是很新的次新房了。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陆家嘴滴水涟岸,占据了最好的位置,2018年的次新房,档次很高,二手房去年的成交价达到了6万以上。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万科金域澜湾、保利铃兰公馆也是十分不错的房子。


当然,临港目前的产业和人口导入,相对规划的庞大骨架来说,还是不足的,


所以整个临港目前给人的感觉还是缺少人气。


即便是位置最好的环湖片区,也没什么生活配套,最成熟的区域是港城新天地这一块。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这是新区的通病,一个新区发展起来,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临港距离主城区60公里,是五大新城中最远的,这个距离在整个国内的新城中也十分罕见。


这也是临港受到诟病的最主要的原因。


其实临港的开发,是典型的飞地逻辑,区别于其他几个新城。


所谓飞地,就是说政府在打造这个新城的时候,目标是建一座独立的城市,不依赖市区。


这种飞地与中心城区的链接不能太多,太多就容易被虹吸,成为睡城,所以大多只有一条地铁和市区相通。


新区规划是否实现,完全看新区投资够不够,跟传统市区无关。


新区跟市中心之间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开发,就算市区变大了,两者也没有相连发展的可能。


所以,临港不仅是属于上海的一座新城,更是一座独立的超级海港城市。


临港的房价,也应该由它所在区位的购买力来定。


这几年来,临港的二手房价也属于典型的远郊新城房价表现,低房价基数下,涨跌波动都很大。


临港买房,完全脱离环线逻辑和主城区外溢逻辑,它是更纯粹的产业+配套(教育、医疗、通勤)逻辑。



临港,上海的另一类发展模式

在从临港开车回去的路上,我有一种从地级市返回省会的感觉。


如果上海是一个省,主城区就是省会,而临港和其他几个新城,则是上海的地级市。


目前来看,临港就是那个最有潜力的地级市。


背靠浦东和上海,临港完全可以对标二线城市,比如苏州、无锡,其他新城同样如此。


现在环沪的花桥已经卖到了3万,而规划能级如此高,真正属于上海的临港,新房也就3万出头。


这个价格,就是临港的安全垫。


国内规划过很多新城,其中不乏烂尾、鬼城。


但开发商不断拿地,让我们看到了操盘手对临港的信心。


至于临港买房:


如果你是自住,工作在临港周边,可以立刻马上上车;


但如果是要长途跋涉去到市区上班,还是另选他处的好,每天的通勤体验真的是跨省的感觉。


而且上海的购房资格与贷款资格是如此的金贵,短期内要置换也比较的困难。


如果你是投资,每年几万套的巨量新房供应,以及新城漫长的规划落地周期,


意味着临港买房投资的话,周期很长,你要做好这个心理准备,将时间拉长,短期内出货的快进快出不适合临港。


而且天然的冲击平原地形,意味着临港未来不会缺少土地,开车转转,可以看到这里大片的“充满希望的田野”。


所以都买到临港了,自然要去占据稀缺资源,核心片区。


最后,临港的未来,会很让人激动。


但它需要时间,我们也需要耐心。

大家如果想要在上海买房或是有任何买房方面的疑问,请私信我,回复666,送你价值百万的《上海买房宝典》。

上海临港在哪个区(临港户口算上海户口吗)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