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撒马尔罕峰会”透视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_今日财经_智行理财网

从“撒马尔罕峰会”透视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

小灿 0

引言

目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两个突出领域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在2022年9月结束的撒马尔罕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与会各国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讨论,并表示要推进相关领域的跨国合作,共同推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与转型,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区域合作。上述理念对于打破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过度政治化、加强全球卫生治理多边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撒马尔罕峰会的外交成果,本文旨在分析全球卫生问题的政治化、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一、“撒马尔罕峰会”与当前全球卫生问题政治化的主要表现

在2022年9月举行的“撒马尔罕峰会”上,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谈到当前全球卫生问题的两个突出领域:354全球气候变化和3354新冠肺炎疫情时,强调了“全球气候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对经济增长、社会福祉、粮食安全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构成了新的挑战”。

'

05-79000回应了当前阻碍全球卫生治理推进的重大困境,即公共卫生问题的政治化。这种困境有以下表现:

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多边主义等原则为基础,开展公正有效的国际合作

通过集团化、意识形态化和对抗性思维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大党的态度大相径庭。保守的共和党人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心理学家

坎贝尔指出,

应对气候变化的常见解决方案(征收污染税、限制排放和一般政府监管)

与共和党的基本意识形态原则(维护自由市场和限制政府干预)相冲突,导致该党在宣传中否认气候变化的事实。

1、气候变化成为政治博弈工具拜登上台后,美国发布了应对国内外气候危机的行政命令,并积极出席国际气候峰会,做出气候承诺,试图重新夺回在全球气候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在一些国家内部,政治集团出于政策宣传的需要,利用媒体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制造了国内群众的态度分歧,并由此使气候变化问题成为服务于选举政治的工具。

在国际政治领域,气候变化领域日益成为利益博弈的平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承诺和行动成为大国争夺国际影响力和不同发展程度国家进行利益博弈的手段。在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执政党宣传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工具。执政当局利用媒体进行政治宣传,误导舆论,将当地疫情的蔓延归咎于印度非主流宗教(伊斯兰教)的追随者。一旦煽动性的宣传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悲剧相结合,就制造了恐惧和偏执的社会环境,激起群体间的言语暴力和肢体暴力,使印度穆斯林遭受广泛的、群体性的迫害。

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可能与一些右翼政客的反全球化思想结合在一起,这将进一步导致国际社会的分裂。2020年,借助新冠肺炎疫情,川普政府进一步强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加速供应链和产业链本地化;同时,以保护当地就业为由,将进一步收紧移民政策。此外,病毒追踪中的标签化和污名化进一步刺激了民族主义情绪,加剧了国际社会的政治分裂倾向。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与意识形态之争

一般来说,公共卫生问题的政治化会扰乱政策界和公众对相关科学事实的理性认识,并在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公共卫生问题也会增加国内和国际政治不稳定,制造冲突和混乱。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理过程中,意识形态的介入很可能制造出充满谬误的舆论局面和极端的社会分裂,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二、全球卫生问题政治化的危害

1、气候变化:从科学事实到政治事件

气候治理领域政治化最明显的危害在于气候政策摇摆不定,态度反复,从而阻碍全球治理的整体进程。

美国两党政治导致气候政策出现严重摇摆和反对。

化合物。2016年,在“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执政蓝图下,特朗普政府推出《宣言》,推动化石能源回归,减少气候政策对美国能源行业的政策约束,退出协调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机制《宣言》。尽管

拜登上台后,迅速重启国内气候治理的政策宣传和实践,重新加入《美国优先能源计划》。

然而,t

从755年到79000年的三年间,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赢得了自己的碳排放空间和低排放成本,却把减排成本留给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层面,美国减少了对国际气候援助基金和基础研究基金的捐款,进一步拖延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也影响了IPCC等全球气候小组的报告质量,阻碍了气候治理的正常运行。IPCC在2022年的报告中指出,如果人类社会不能如期实现2050年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巴黎协定》年“使全球气温低于2”的气候控制目标将难以实现,这将导致一场全球性的生态灾难。

(1)政策反复与争论:谁在阻碍气候治理?

过去30年,美国社会的政治极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两党政治价值观的交集越来越小。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向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个极端演变。这一现象也反映在两党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上。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对美国社会的调查发现,72%的民主党人和倾向于民主党的人认为人类活动正在推动气候变化;然而,在80%的共和党人和倾向于共和党的人中,这一比例仅为22%。事实上,超过99%的定量研究承认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贡献,很少有立场相反的研究未能提供有影响力的科学证据。

所以所谓的态度差异背离了科学事实,是政治宣传的产物。

(2)气候变化的政治:科学事实怎样制造政治对立?2021年11月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一方面宣称美国将重塑在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不忘批评未能与会的中俄元首,称这样的缺席是“不负责任的”。中国外交部讽刺性地批评了美国因两党制等原因在气候承诺和政策上的反复和倒退行为,称美国在气候治理领域承诺多于行动。

在一些国家内部,气候变化议题成为选举政治的工具。

2020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吁世界各国“

在国际政治领域,气候变化议题成为大国进行国际影响力竞争的抓手。

本着团结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分享相关数据、知识和经验。

“同时,表现出警惕也是有先见之明的。”

2、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意识形态介入

恐惧、谣言和羞耻

'。不幸的是,

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两年多时间里,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和意识形态纷争不断涌现,严重干扰了疫情防控,进一步加深了政治分裂。

一些国家执政当局将意识形态考虑引入疫情防控决策过程,干扰了疫情防控的科学进程,造成了严重和不必要的生命健康损失。20

2011年4月,Delta毒株的传播引发了印度的第二波疫情。目前,疫情蔓延速度非常快。2021年4月30日,印度成为首个在24小时内报告超过40万新增病例的国家。但疫情爆发后,印度政府对国际抗疫合作持消极态度,先后拒绝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抗疫援助请求。

这种态度反映了印度寻求国际影响力和大国地位的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接受国际援助会使印度矮化成一个普通国家,损害其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在第二次疫情中,印度政府以“印度有自己完善的应对体系”为由,拒绝了联合国提出的“一体化供应链”援助请求。2005年发生了类似的情况,当时印度作为受印度洋海啸影响的主要国家之一,拒绝了所有国际援助,并向遭受损失比自己小的其他国家提供了物质和财政援助。虽然印度政府改变态度,4月30日开始接收外国医疗物资,但据官方统计,确诊病例有数百万。

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不断反驳相关言论,但煽动性言论很快激起焦虑、恐惧等社会情绪,这些情绪在破坏性抗议中凸显。2022年4月至5月,全球多个国家爆发了与5G网络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抗议活动。最激进的示威发生在英国,示威者烧毁了77座信号塔。在澳大利亚,负责基础设施安装的技术人员受到侮辱和暴力对待。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与疫情相关的抗议活动中都出现了反5G的标语和口号。

(1)政治高于生命:意识形态阻碍国际抗疫合作

作为一个自然过程,气候变化和主要传染病的传播具有跨越政治边界的全球影响。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在经济活动和人口流动方面的密切联系加剧了公共卫生问题的全球性影响。另一方面,政治全球化的发展也为各国跨越地缘政治边界、构建公共卫生治理多边机制提供了机遇。

(2)生命的政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政治影响复杂的资源禀赋和利益格局是气候治理过程中的棘手问题。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为协调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气候治理方面的责任和利益提供了平台,是在气候治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多边机制。2015年第二十一次缔约方大会发布了《巴黎协定》号文件。作为国际社会气候治理的主要行动纲领,《巴黎协定》重申了气候治理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发达国家应在气候治理中承担更多义务。2021年,第26次缔约方大会强调了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目标,被联合国官员认为是“重振气候领域的多边主义原则”。

中美两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他们应该在气候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整体进程。第26次缔约方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中美两国的气候合作。会议期间,两国发布了《巴黎协定》,强调按时完成各自国家的减排目标,监督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援助目标。

目前,未兑现的气候治理承诺是阻碍气候治理整体进程的主要因素。只有维护气候治理国际决议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大国的主导作用,才能确保气候治理如期取得进展。

三、破除政治化的关键对策:多边主义

10-59000多年来,重大传染病和最初爆发的地方往往是有联系的,比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等。《巴黎协定》,与会各国强调要在主权层面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污名化,防止疫情造成的二次政治伤害。这是为了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反污名化”原则,有利于将疫情防控的自然属性作为政策制定的首要依据,防止疫情防控领域的政治化影响。

1、多边主义与气候治理2021年8月,中国主办新冠肺炎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届会议,并做出“向全球提供2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和“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的承诺。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论坛只有20多个参与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论坛结束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建立更高层次的疫苗合作平台。古特雷斯的意见反映了疫情控制对多边主义的迫切需求:一个更具影响力的常态化机制可以为分享知识和技术、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等问题提供交流和磋商的平台。

请注明出处。

05-79000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国家I

从“撒马尔罕峰会”透视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政治化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