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哪里(北京中关村在哪里)_币百科_智行理财网

中关村在哪里(北京中关村在哪里)

小智 0

欧易okx交易所下载

欧易交易所又称欧易OKX,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主要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服务,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为全球交易者提供高级金融服务。

APP下载   官网注册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中关村:中国硅谷的努力

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关村象征着财富、科技,它是区别于中国制造业的、富有智力含量和创造性的地标,它是中国的硅谷。1988年5月,中关村科技园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后,中关村这个名字开始响彻华夏,在这里成长起一批中国最杰出的高科技公司。中关村位于北京北四环外,却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个人而言,中关村代表着财富、梦想、个人的白手起家和飞黄腾达;而对整个国家而言,则代表着科技和它的未来——它能证明这个国家超过10%的经济发展不仅仅建立在铺天盖地的纽扣、打火机、皮鞋、领带和衬衫之上。

它是个人梦想的凝聚之地。2007年,在自己的新书《中国的新革命》的前言中,凌志军描述了他第一次来到中关村双清路清华创业园A座302室看到的情况。他从中得到的感悟和震撼,远远超过他曾经分别用18个月和6个月跟踪调查过的两家大公司微软和联想。

“这间屋子装着38家公司,每家公司只不过占有其中一个方格,由一个简易电脑台和一把转椅组成,和大公司里那种员工座位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在通常镶嵌员工姓名的那些地方,贴着公司名称,一律由普通道林纸打印而成,凌乱一片,让我想起满天繁星。电脑台后面坐着的那些人,个个年轻。他们是老板,也是会计,还是自己公司唯一的员工。只要花500块钱,就能在这里坐一个月,而他们在这里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半年。很多人失败了,但总会有人成长起来,扩大队伍,搬到楼上。那里有单间办公室,沿着走廊排列,是为他们这些人准备的。室内空间略大,可以摆下四五张办公桌,门外挂着一块公司招牌。站在走廊里,可以看到两排公司匾牌分列左右,笔直地延伸到尽头。12个月,也许18个月之后,这些公司中的大部分也许会垮台,但必定有几家继续成长,它们将搬到更大的写字楼去,占据整整一层。”[27]这种景象,“宛如混沌初开”。除了凌志军之外,清华创业园A座302室还被很多互联网作家和记者描述过。很多公司死亡于此,很多公司走出302室之后才死亡,但是活下去的是所有个体的梦想。你可以同时把它看成是创业公司的摇篮和墓地,从存活的概率来看,它们中的大多数注定一出生就死亡,但如果从幸存者的案例观察,它也可能是成就大公司的起点。

这种让人震撼的死亡与新生的场景,可能就是川人陈春先1979年在美国所梦想的中关村的景象。那一年,作为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陈春先受邀访问美国。当他看到波士顿附近的128号公路时,公路两侧的数百家高技术小工厂让陈春先像凌志军第一次看到清华园A座302室那样震撼。更大的震撼来自于对硅谷的考察,这片土地后来才成为中国创业者心中的圣地,但在当时已经让陈春先激动得无以复加。

回国之后,陈春先就开始四处宣扬128号公路、硅谷、惠普公司、苹果和乔布斯,他说中国应该建设自己的硅谷,“美国高速度发展的原因在于技术转化为产品特别快,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有一种强烈的创业精神,把自己的发明、专有技术和知识变成产品,自己去借钱,合股开工厂”。[28]

“我感兴趣的是,那里已经形成几百亿元产值的新兴工业。相比之下我们在中关村工作了20多年,这里的人才密度绝不比旧金山和波士顿地区低,素质也并不差。我总觉得有很大的潜力没有挖出来。”[29]后来陈春先在北京市科协会议上所作的访美报告中说。

紧接着,这位被公认为前途远大的科学家就先在中关村的一个仓库里创办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两年之后,陈春先把自己的这个民营经济体改名为“华夏”,成为整个中关村的先驱,和后来大名鼎鼎的“两通两海”一样拥有一个容易让人记住的名字。可惜的是,它们都没有能够像在大洋彼岸的车库中诞生的惠普或者苹果公司一样,一朝名扬四海,反而连存活的机会都失去了。

1983年,中科院科技处的工作人员陈庆振创办了科海。这个北京青年在科技处的档案柜里发现了大批让他感到惊讶的科研成果:从原子能核聚变到新型电机,然而它们被锁了起来,任由灰尘淹没。终于,在目睹了陈春先的公司先是饱受争议,后来竟然获取了高层的支持后,陈庆振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紧接着,另一位中科院的研究者,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王洪德。在受够了无休无止的检查和怀疑之后,王洪德在计算所的一次会议上决然站起,发表了自己的独立宣言后,创办了“两通两海”中的京海。另外知名的“两通”则是万润南创办的四通和金燕静创办的信通。还有号称发起了印刷业光与电革命的“当代毕昇”王选,他创办了方正。另一家在当时不那么出名的公司是柳传志创办的联想。

在后人看来,中关村几乎是一夜之间群雄并起。那些平常闷在中科院和大学里默不作声的研究员和老师,突然之间都开始迸发压抑已久的激情。他们开始整日把自由和梦想挂在嘴边。只不过,他们最终还是难以摆脱那道最后的束缚:产权。倒是1988年,相对这些异常老练的前辈们,一个从国务院机关出来的小伙子选择了一条后来看来最有远见的道路。1988年年底,王文京和他的创业伙伴一起注册了一家名叫“用友”的公司,注册的时候,王文京坚持用友是一家私营企业。于是,中关村第一家私营企业诞生了。

陈春先于1994年落魄而亡,死时除了他的老友和对中关村历史感兴趣的记者和作家,几乎无人问津。“大姐大”金燕静最后因为走私被捕入狱,在监狱里疾病缠身,好不容易才由朋友保释出狱。陈庆振1994年被科海解职,靠每月1200元退休金度日。王洪德的公司没有经受住个人计算机浪潮的冲击,索性在1995年改做了保健品,可惜仍然没有好运气。

仍然被人们议论的还有四通后来的当家人段永基。此人饱受争议,但仍不失商人本色,一直摇摇晃晃站立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不时露面。同样创立在那一时期的联想公司则成为所有中国公司的样板和骄傲,柳传志也成为中国商界最受人尊敬的商业领袖和教父般的人物。同样被视为中关村第一代的王文京和他的用友也成了生还者,不但公司上了市,而且仍然以成为一家世界级软件公司为目标。

接下来的一代人迫不及待地挤上了中关村这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和第一代人不同的是,他们携带着一件几乎所向披靡的武器:互联网。这几乎是“两通两海”和联想诞生之后中关村最显赫的事件。1998年,搜狐、新浪和网易诞生,后来被人们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其中的搜狐和新浪诞生在中关村,网易则由一名宁波青年在广州创立。这一年也被人称为中国的互联网元年。

张朝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互联网世界最闪耀的明星,尽管现在看来搜狐一直不尴不尬地徘徊在门户网站和游戏网站之间。后来新浪成为较为纯粹的门户网站,而网易则成为较为纯粹的游戏公司。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张朝阳最大的优势是他的美国背景,他竟然说服了大名鼎鼎的尼葛洛庞帝投资自己的公司——当时,尼葛洛庞帝几乎就是整个互联网和新经济的代名词。于是,《时代》周刊、《商业周刊》《财富》杂志都报道了张朝阳这位中国的互联网英雄。

新浪的创始人王志东则是三个人当中运气最不好的一位。王志东首先是以一个技术天才的形象在中关村作为公众人物亮相的,他的汉化软件让微软也颇为头疼。后来他又创立了新浪,接连两次的成功让王志东成为中国的新经济英雄。被董事会从新浪解职之后,王志东创办了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

后来,巨鳄微软、Google都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了中关村。让Google难以忘记的是另一个中国小伙子李彦宏。他创立了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在经历过几年的痛苦时光之后,百度现在开始让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感到痛苦。

除了这些被提到的已经成为英雄和已经被遗忘的名字之外,中关村还同时涌动着更多的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而且这些传奇一直被刷新着。曾经有一段时间,北京人总是开玩笑,可能你在中关村骑自行车撞倒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一个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如今,这个地方仍在激荡着无数青年人的心,甚至整个国家的心。那就是,中国,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吗?这个问题的答案,部分隐藏在中关村。

相关内容

中关村在哪里(北京中关村在哪里)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