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8日股票为什么跳水(2019年股市为什么大涨)_币百科_智行理财网

2019年3月8日股票为什么跳水(2019年股市为什么大涨)

小智 0

欧易okx交易所下载

欧易交易所又称欧易OKX,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主要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服务,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为全球交易者提供高级金融服务。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文 | 大掌柜

来源 | 德林社

当疫情冲击波与全球石油战黑天鹅相遇,一场史诗级的全球金融风暴来临,并席卷全球金融市场以及油市。全球金融市场的剧震还将继续,而全球经济被带入衰退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中国股市在遭遇冲击短期调整之后有望继续独立行情,并进一步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给投资者一个定心丸就是,3月10日,中国股市低开高走,其中沪指涨1.82%、深指涨2.65%,与外围股市的比惨模式迥然不同。昨夜,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跌7.79%、纳斯达克暴跌7.29%,并且盘中均一度触发熔断机制。巴西股市暴跌12.17%也一度触发熔断机制。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股市几乎全线暴跌,幅度在7%-13.39%。欧洲斯托克50指数暴跌8.26%,希腊股市更是暴跌13.39%。全球股市纷纷跳水模式,山崩地裂,全球无眠,鲜血淋淋,就是三个字“惨、惨、惨”!

事实上,我们之前已经持续提示了市场受疫情带来的全球金融风险并预警,包括对中国股市带来的短期调整风险,甚至这一预警还是未全面考虑石油战黑天鹅突袭带来的冲击波。

问题是这一轮全球金融风暴还将持续多久,幅度多大,会否直接将A股带入雪崩节奏?全球金融市场又到底发生什么,如此引发金融风暴,并席卷全球?

问题既来自于疫情全球蔓延下的冲击,更来自于另一只黑天鹅——新一轮石油战争。

由于全球经济一直在复苏与衰退边缘徘徊,全球石油需求不旺之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俄罗斯之间为期3年的扩大减产谈判。但,石油减产谈判一直是久拖不下。可是自今年1月引发的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以来,全球范围内蔓延愈演愈烈,不仅短期冲击着中国经济,更冲击着全球经济面临短期停摆风险,全球石油需求更加萎缩。

由此,以沙特一派为代表的产油国为应对疫情影响,希望通过减产谈判来维持油价,成为产油国间更加迫切的需求。

3月6日,谈判以破裂而告终,强硬的俄罗斯拒绝支持进一步减产,OPEC则回应以完全解除产出限制。由此,谈判桌上两个谈判主力沙特与俄罗斯大打出手。

沙特宣布4月原油官方售价大打折扣下调6-8美元,并有消息称将在4月的产量远超过1000万桶/天,甚至可能达到1200万桶/天的纪录高位,并各路接触全球买家以抢占市场份额。

这由此引爆原油市场的一片腥风血雨,石油大战拉开大幕,国际油价上演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日跌幅。布伦特原油期货在周一亚洲早盘开盘后短短数秒之内崩跌31%,WTI原油盘中一度跌破30美元/桶关口。

受此谈判破裂影响,3月8日沙特股市开盘下跌7.15%,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开盘即跌破发行价,中东产油国股市也出现暴跌,科威特KWSEMP指数盘中跌超过10%,触发熔断。3月9日下午欧洲股市暴跌,晚间美国股市暴跌,而且是以各种熔断崩盘形式纷纷上演跳水惨剧,全面雪崩。

来源:视觉中国

面对暴跌冲击波,俄罗斯回应:即便未来6至10年内油价维持在每桶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仍有充足储备来弥补收入损失。看起来,俄罗斯已经做好石油价格战进入持久战的准备。不过,美国却跟着着急了。消息称,特朗普悄悄要求沙特停止原油价格战争。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美国的着急,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剧震,核心原因就来自石油美元体系。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就和黄金脱钩了,变成了无锚货币,不过美国很快就找到了另一种替代品,那就是石油。美元跟石油挂钩,从金本位向石油美元转变,让美元霸权又维持至今。石油美元体系实质上就是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大循环。

2019年全球油气交易额约为4800亿美元,如果以主要产油国家的主权石油基金资产规模计算,石油美元累计已超过4万亿美元规模。而以石油相关资产来综合计算,石油美元累计涉及资产将更是惊人。这也是为何石油战爆发之后,全球市场加速雪崩的直接原因。

不过,这几年由于美国的炼油技术,页岩气页岩油技术快速发展,让美国在油气产量变成全球第一。同时,就在2019年,这也让美国自1973年以来首次成为石油净出口国。此番疫情蔓延,叠加石油战大背景之下,石油美元体系将进一步受到冲击。

毫无疑问,低油价环境持续时间将会拉长。但有一种说法是,沙特此次主动降价策略,更多是以苦肉计的方式来逼迫俄罗斯和其他产油国回到谈判桌前,以迅速扭转产能激增带来的“一场没有赢家的石油价格战”。

对于强硬的俄罗斯而言,这也许并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全球市场崩盘模式开启,既与当下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相关,也与低利率环境、量化宽松的大放水有关——带来信贷泡沫。因此,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进一步的零利率与量化宽松均无法让泡沫再次吹大。正是在量化宽松大背景下,美国股市走出连续11年的大牛市,但从2月24日以来走出的断头铡走势,似乎凸显了这场量化宽松复苏牛已经走出熊市信号。

事实上,在全球疫情蔓延之下,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之一的中国经济短期进入停摆,但在国家强力防疫抗疫之下如今已快速恢复,股市也持续走出相对独立行情。只是,全球疫情却不断蔓延,并引发全球经济短期冲击波,也引发中期衰退的风险预期。

正如我在《尺度财金内参》所提到的,从历史角度来看,尚未有任何一次大瘟疫包括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都未令全球经济走入衰退和持续大暴跌。但是,时移世易,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全球贸易占据各主要经济体的GDP比重都不小,且当下全球经济依然在复苏边缘。因此,全球经济的冲击和金融市场的冲击进一步加大是在所难免的,而中国企业、投资者乃至官方应该做最坏的准备来应对此轮冲击波。

石油战带来的黑天鹅,叠加疫情冲击波,全球金融市场的剧震甚至短期崩盘也就随之来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此前贸易战大背景下,全球贸易一体化还将因此而减速。美国也因此进一步要求制造业回归回流。全球各国加速全产业链发展、产业回归带来新的理由和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全球石油价格战反而对中国是有积极正面影响因素,包括借此继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同时,由于中国在过去数年中的去杠杆和供给侧改革,虽然货币政策有所宽松,但并未大放水强刺激,在疫情加速中国经济潜在增速探底的情况下,也给中国经济带来进一步货币宽松与财政刺激的空间。

从今年春节开市首日暴跌后迅速反弹的中国股市来看,持续的万亿成交凸显的中国居民财富资产重配之路,经济不佳甚至短期停摆下的持续放水刺激预期,以及中国股市的加速开放与国际接轨,令中国股市整体扛跌,甚至走出一枝独秀的走势。

短期受外围股市暴跌冲击,中国股市的波动将会在所难免,但短期依然相对扛跌。并且,从中长期投资的估值角度,从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来看,中国股市的估值相对于全球股市都具有吸引力。因此,对于中国而言,短期是风险,中长期却是机会,而中国市场也有望在短期冲击之后进一步成为全球资金的新避风港。

(提示:本文仅代表该作者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


【陈思进作品】(关注我的专栏,学习更多)

在今日头条中独家推出《陈思进财经金融简单说》专栏:


相关内容

2019年3月8日股票为什么跳水(2019年股市为什么大涨)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