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微信信用卡申请(微信申请中国银行信用卡)_币百科_智行理财网

中信微信信用卡申请(微信申请中国银行信用卡)

小智 0

欧易okx交易所下载

欧易交易所又称欧易OKX,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主要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服务,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为全球交易者提供高级金融服务。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中信银行信用卡最新成绩单:发卡量破亿在即,数字化转型加速度

在疫情大考面前,中信银行信用卡迅速实现了业务的触底反弹,并且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去年全年,实现了发卡量与业务收入的正增长,资产质量也在环境压力之下保持平稳。


作者:叶冬

编辑:董云峰


中国信用卡行业在2020年迎来了一次大考。


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冲击,全行业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回过头看,经历了一季度短暂的低谷期之后,全行业从二季度起逐渐回暖,到下半年基本恢复常态;与此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信用卡行业积极构建消费支付新生态,为消费市场回暖与国内大循环增添动力。


以疫情为契机,信用卡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科技赋能,线上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高,从而实现了发展质量的跃升。


中信银行提供了一个样本。最新出炉的中信银行2020业绩报告显示,该行信用卡业务稳中向好,累计发卡量逼近1亿张大关,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股份行中第一梯队的地位。


年报提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推进大数据技术与信用卡业务融合,创新打造5G全IP开放式服务平台,重塑信用卡客户经营模式,搭建并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智能平台,科技引领赋能,提升数据驱动的智能风控水平。


据了解,去年中信银行信用卡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抢抓科技先发优势,释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tarCard新核心系统技术红利;率先布局手机终端,打造信用卡3.0时代“手机中的信用卡”;启动生态市场,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赋能信用卡产业链;全面运用大数据智能风控,护航信用卡高质量发展。


近期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加速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同时要求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渐入佳境


2020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充分发挥创新自研的金融科技优势,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围绕新核心系统,持续释放科技红利,并通过大数据、AI赋能驱动,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


作为率先投产的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云架构信用卡核心系统——中信银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统,截至2020年稳定运行一周年。数据显示,目前StarCard已成功承载1.1亿账户的运营管理,交易峰值高达4500笔/秒,为原系统的3倍以上。


目前,StarCard新核心系统在成功实现更稳定、更快、更敏捷的效能提升同时,其融合信用场景深度践行金融科技的新生态,让中信银行信用卡实现了“新服务、新技术、新管理”三维一体综合能力的全新跨越。2020年,StarCard新核心系统在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应用成果大赛中,摘取“最佳技术创新奖一等奖”。


基于“无界开放”的经营理念,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携手合作伙伴,11家机构联合启动“生态市场”,按照“1+N+∞”的模式,以StarCard新核心系统为基础,围绕“风险、市场、销售、运营”等N个场景,携手合作伙伴共同创造∞种业态,为多元化的信用卡市场开创无限新可能。


顺应金融行业的智能化趋势,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搭建并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智能平台,优化AI核心引擎“章鱼大脑”, 打造AI产品体系,提供智能外呼、声纹识别、语音导航等服务。同时,该行深化信用卡AI场景应用,AI机器人已应用于信用卡审批、催收、营销等200余个业务场景。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还将大数据能力贯穿业务流程。在客户精细化经营方面,划分20个大客群190+个子客群,通过自研客群细分算法实现对客户、产品、权益的精准洞察;构建产品经营检视体系,输出60+决策建议,实现创收提升超过5000万/月。


在智能风控方面,该行信用卡中心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引入多维新型数据丰富客户风险画像,有效提升风控精准施策能力;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更加高效、精准的风险决策能力新突破,实现交易金额挽损提升20%。


依托数字化优势,去年中信银行与华为合作,业内首发“中信银行Huawei Card”,结合华为场景和生态,打造全新数字信用卡,满足手机用户线上、线下全场景支付的消费需求,率先迈入信用卡与手机合二为一的3.0时代。据统计,该产品面向全国超过150个城市开放申请,上线73天申请量即突破100万,截至目前累计申请量已达265万。


据介绍,中信银行将深度布局手机、穿戴设备等多终端生态建设,全面推进信用卡3.0的进程,这将成为该行信用卡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多年来的大力投入。数据显示,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2020年在信息科技领域投入达7.66亿元,科技团队人员规模超过1300人,软件著作权已达61个,申请相关发明专利80项,有力承载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重任。


打造“有温度的信用卡”


在疫情冲击下,中信银行在去年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全面推进产品、服务和经营模式创新,构建消费支付新生态,以科技加持为用户提供有温度、智能化、精细化的金融服务,打造“有温度的信用卡”,为国内消费市场回暖增添动力。


一方面,中信银行积极响应政府及监管政策,对于受疫情影响的用户提供延期还款、绿色服务通道、减免取现手续费、在线免费义诊等系列服务。其中,全年累计为233万户办理延期还款服务,贷款本金达351亿元,在特殊时期向客户传递“中信温度”。


另一方面,为支持消费市场回暖,促进产业复苏,中信银行信用卡推出“信运即享”大促优惠活动,携手特斯拉上线超值大礼,放送700万份信运礼包、数码家电等实惠好礼,为消费者带来切实优惠。


疫情加速了数字化浪潮,也带来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决策路径的变化,从而对信用支付的线上化、个性化、便捷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中信银行信用卡洞悉用户需求,以自有APP“动卡空间”为核心,构建“万物互联”的1+N互联网平台矩阵,全面延展金融服务触点,重塑用户的数字化体验。


全新改版升级的“动卡空间”APP 7.0版创新推出全IP开放式服务平台,将银行服务场景与5G技术、多媒体技术融合应用。用户可通过APP直连全能型坐席,以语音、视频等交互方式与客服坐席“面对面”视频、语音交流,获享在线一键直连客服的智能服务,为用户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网络金融服务。


据年报披露,截至去年末,“动卡空间”APP注册用户数3,598万户,同比增22%,月活同比增7%。中信银行信用卡还全面布局新媒体平台矩阵,根据不同用户的互联网触媒习惯,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式,广泛覆盖手机QQ、微信、小程序、短视频、官网等新媒体平台,累计粉丝量达1.02亿人,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在经营模式上,中信银行信用卡着力深化用户分群,回归消费本源,根据用户消费行为、人生阶段及用卡生命周期,搭建28个重点经营客群体系;聚焦细分用户需求,围绕餐饮、玩乐、出行、购物等12类需求、55个细分生活场景,打造覆盖用户全消费场景的“生活+金融”生态圈,有效提升用户活跃度。


此外,该行针对重点客群提供更加完善的场景生态。诸如针对商旅客群,中信银行信用卡与航司合作,以会员联营模式探索转化和经营的全链条服务。截至2020年末,累计商旅信用卡持卡客户数达940万户。


科技加持 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疫情大考面前,中信银行信用卡迅速实现了业务的触底反弹,并且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从数据来看,去年全年,在贷款余额与交易量小幅下滑的同时,实现了发卡量与业务收入的正增长,资产质量也在重重压力之下保持平稳。


在智能风控方面,去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引入多维新型数据丰富客户风险画像,全年共迭代优化全流程信贷风险评分卡26 张,有效提升风控精准施策能力;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更加高效、精准的风险决策能力新突破,实现交易金额挽损提升20%。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9,262.14万张,信用卡贷款余额4,852.32亿元;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量24,376.88亿元,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614.98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年报口径,截至去年底,中信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115.61亿元,不良率为2.38%;这源于该行在2020年采用了更为严格的贷款风险分类标准,首次将信用卡逾期90天以上计入不良压缩为60天,以体现更为审慎的风险管理原则。


如果按照原分类标准(逾期90天以上计入不良),该行信用卡实际不良率为1.65%,同比2019年报披露的同口径,则为下降0.09个百分点。这也表明,中信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平稳可控,基本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


当前,中国金融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将持续推动科技赋能,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的转型发展,持续深耕信用支付,积极构建消费新生态,为信用卡行业长足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关内容

中信微信信用卡申请(微信申请中国银行信用卡)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