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年龄限制_币百科_智行理财网

虚拟货币年龄限制

小智 0

欧易okx交易所下载

欧易交易所又称欧易OKX,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主要面向全球用户提供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交易服务,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为全球交易者提供高级金融服务。

APP下载   官网注册

综述:

数字藏品市场发展迅猛,快速进入深刻的市场调整时期,防控中心从市场现状、行业政策分析及行业监管建议等方面提示防范交易风险。

一、“市场变化太快了!”

3月以来,多家著名的数字藏品平台宣布了业务运作调整。3月2日,“十八数藏”发布公告,宣布暂停所有藏品寄售;3月6日,“Bigverse”公告称寄售价格调整,除推荐区外,所有已寄售藏品将会暂时下架,下架后所有作品暂时只能以不超过37元的价格交易;同一天,“王者NP”称全面通缩计划正式开启,将下架所有寄售中的藏品,短暂取消寄售;2天后,“ibox”和“42数藏”也宣布了关闭寄售;3月9日,头部科技企业腾讯也跟进,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幻核APP”发布通告称,将于6月30日24时下线,该APP下线后,持有藏品的用户将无法在APP中查询、下载、展示及分享已购数字藏品,且不能再进行退款操作,而一些其他平台也转变经营模式,陆续宣布关闭寄售业务。

多家知名平台密集发布公告,一时之间引起了市场的哗然,藏友们纷纷感叹市场变化太快了。

事实上,数字藏品市场确实是变化太快了。2021年被业界称为数字藏品元年,随着诸多重量级企业进军NFT领域以及初创机构不断涌现,数字藏品出现井喷式发展,媒体用“狂飙”这个词汇来生动地形容这一时期。然而在短暂的沸腾过后,市场又迅速迎来了冷静期,甚至一些企业开始收缩相关业务,随着市场结构的快速调整,媒体称数字藏品赛道即将进入分化期。同时,随着潮水褪去,一些夸大宣传、滥竽充数的平台或者是诈骗团伙,也现出了真身。市场变动过快,许多公众参与者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

二、数字藏品的特点

1.介绍数字藏品之前,先了解NFT

NFT,英文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称为非同质化代币,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具有唯一性、不可分割、不可替代。NFT不受任何监管部门监督,在公链发行,可以跨平台交易,在交易平台进行二次交易,不限制流通,对所有人开放,并且支持用虚拟货币支付

2.数字藏品是NFT的中国本土化应用

数字藏品是NFT本土化、合规化的探索和应用。数字藏品是在国内联盟链发行,不支持跨平台交易和转售,禁止炒作,并非对所有人开放,购买主体要求实名制且有一定年龄限制,不以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作为NFT发行交易的计价和结算工具。

三、波涛汹涌,泥沙俱下

根据《2022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达到2.8亿元,未来如果行业相关政策靴子落地以及二级市场打开,行业将会实现爆发式激增,预计2026年将达到280亿元。

一方面,专业的研究报告称数字藏品市场方兴未艾,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知名平台密集宣布收缩业务甚至关停业务。面对数字藏品市场的猛烈调整,许多人无所适从。由于数字藏品市场发展太快,而行业规则的制定却是一个严谨而复杂的过程,这使得完整的监管体系无法立即建立起来,各方根据实际陆续正在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022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提出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2022年5月,福建发布《福建省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小组关于防范NFT违规风险的提示函》,要求省内所有交易场所不参与、不背书、不批准关于NFT相关发行、交易活动;直至2023年1月,海南发布了首个地方监管政策《关于加强数字藏品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2023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也建议要尽早出台数字藏品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各地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不一样,在科学完善的数字藏品监管体系建立起来之前,各地管理理念会存在区别,难免会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这也在客观上产生了套利空间。但是根据以往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整治经验,我国数字藏品产业监管政策的走向必然是防范投机炒作的。在我国,数字藏品更多体现的是商品确权价值和附加权益价值,投机炒作显然是绝路。然而部分入场者的目的是伺机炒作,对政策的漠视终将为自身带来风险。

除了守法经营的平台外,一些不法分子也以NFT数字藏品为幌子开展违法违规交易活动,还有一些平台在经营的过程中逐渐迷失方向,放弃自我约束,伤害了消费者权益。在当前阶段,社会公众缺乏对数字藏品风险的有效认知,在数字藏品交易过程中,极易出现虚构价值、投机炒作、网络欺诈、监管合规等问题,存在传销、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风险隐患。据媒体报道,有关数字藏品的投诉已成高发态势,根据市场监管总局3月14日发布的消息,2022年数字藏品等新模式问题抬头、监管难度大,相关诉求达到了5.97万件,而上一年仅198件。而相关投诉主要集中在不发货、不退款、恶意哄抬价格、收取高额手续费、随意封禁消费者账号等。另外,网络上也有许多的关于数字藏品资金盘风险的提示,2022年10月,河南省公布了数字藏品涉刑第一案“Meta藏宝阁”,涉嫌诈骗资金265万余元。

四、在市场洗牌时期应该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数字藏品的全称是数字收藏品,“藏品”“收藏品”这些字眼容易让人联想到文物、古玩。文物、古玩基于文化性、独特性、稀缺性,可以随时间升值,具有投资价值,早已成为资产配置市场的香饽饽。NFT或数字藏品,都有与文物、古玩相似的特征,可是更多的是不同点,例如参与群体有区别,行业成熟程度有差别,经济价值不一样,交易模式不相同,就连物品的存在形式也根本相反。这些种种的不同,就使得虽然数字藏品也是收藏品家族的一员,但是运作模式不一样。在我国,公众的版权意识仍然比较落后,然而参与把版权作为核心价值的数字藏品人群却快速增长,这个反常现象也反映了许多参与人群是怀着投机的心态,把数字藏品当作“短线格斗”的又一个战场,当前的所谓“二级市场”也是乱象丛生。在市场洗牌阶段,参与者容易误把“危”视作“机”。在我国,由于金融风险防控力度特别大,数字藏品的行业规则较NFT更为严格和复杂。公众如果想成为数字藏品消费者,也应首先深入了解这项事物,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之中),不轻信数字藏品炒作机会,同时也建议了解我国防范虚拟货币风险和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政策,以防不法分子洗脑蛊惑。有关部门、协会、头部机构等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建议扎实做好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经典案例讲解等方式多样化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交易过程中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帮助公众正确树立投资理念,破除炒作数字藏品“一夜暴富”幻想。

为有效防范和处置数字藏品交易风险,促进数字藏品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扎实做好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工作,还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加强对数字藏品交易进行规范:一是加强对数字藏品资产交易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健全数字藏品交易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数字藏品广告宣传的监测,重点加强对其交易平台合规性、业务实质、交易模式的监测,形成对数字藏品交易风险活动画像,精准识别数字藏品交易活动中投机炒作、网络欺诈、非法集资等行为,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风险。二是建立健全防范和处置数字产品交易炒作长效监管机制,补齐制度漏洞,促使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推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虚拟货币年龄限制文档下载: PDF DOC TXT